作者: 吕国华
吉林省扶余县弓棚子镇井泉村的杨景波,靠养猪成名,由起初的“小猪倌”成了方今的“养猪状元”。
1996年,杨景波试养起了猪。他边学边养,并思量养殖本事,摸索教育,一年忙下来,挣了3000多元钱。看到致富理念后,杨景波渐渐蔓延规模,改善品种、使用新本领。缓缓的猪场也“像模像样”了。2007年上半年,猪价一路上扬,仅3个月时候就出售肥猪800多头,纯挣近50万元。面对这样的效益,杨景波却没中意,他又在养殖“无公害猪”上动起了心境。前一段时间,他到延边农业大学学习了一种“发酵床养猪法”,归来后一使用,结局相当好,这种技艺使猪能在用微生物拌合的锯末中自由拱动,既可采食到发酵分解的很多微量元素,又增高了活动?量。杨景波还按老师指引的手法给猪配制了不含无论加上剂等物质的营养餐。他养的猪膘肥体壮,皮红毛亮,经吉林省牧业治理局相关部门实地测试后,被认定为“生态猪”,并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日前,已有北京、内蒙古、大连等两个客商与他签订了购销合同。杨景波又从北京等地购回了优良品系种猪,建成了有监控录像、保温等设施的“产室”、“怀孕母猪室”、“仔猪保育室”,使猪们住上了“高间”。